• 文学与翻译系实践项目圆满收官:翻译实践与学术科研的碰撞融合

    2024年12月18日

    “翻译是创造的艺术,我们不能像处理数学公式那样对待它。”在EQA-TRI(Educ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fice-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翻译项目中,同学们找到了如何平衡政策权威性与语言艺术性的答案。

    EQA-TRI项目师生合照

    2024年12月5日,西交利物浦大学EQA-TRI项目结项仪式在人文社科学院成功举办,标志着这项为期半年的翻译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质量保障部门与人文社科学院的文学与翻译系合作开展,旨在通过翻译政策文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同学们的科研能力。本项目任务为英译汉,共翻译21份学校政策指南,共计122页。

    西浦文学与翻译系致力于弥合学术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将科研与翻译实训相结合。“该项目不仅是在翻译学校的公文文件,”文学与翻译系系主任胡婉博士在开篇致辞中强调,“这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们的学生零距离接触翻译在数字时代的工作日常。”

    今年七月初,西浦文学与翻译系发布了EQA-TRI项目组招募实习生的通知。通过翻译初试选拔,共有10名本科学生被选中参与本次翻译项目。此外,来自翻译专业的三位教师及两位在读博士生也参与了项目。其中,翻译专业口译教师陈思宇为本项目负责人,与助理教授黄博一老师共同负责译文的初步审校工作,翻译专业负责人韩致玮为术语及译文总审校。两位博士生焦惠、邓雨昕分别作为项目组组长带领实习生进行科研活动。

    本项目的首个任务是建立术语库。术语库是翻译项目成功的关键,当翻译内容涉及到专业知识领域时,术语库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找到相关术语的精准定义和译名。经过韩致玮老师的术语检索培训,同学们为本次项目创建了562个术语词条。在翻译过程中,陈思宇和黄博一老师指导同学们建立了翻译记忆库,将已经翻译过的句子、段落或文本句段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在翻译中重复使用,提升工作效率和译文一致性。本项目共创建了2600余个条目。

    陈思宇老师正在介绍项目成果

    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式开始翻译工作。据翻译专业大三学生严哲倪描述,翻译的内容主要与西浦的教育政策有关,比如《surf(暑期本科生科研项目)教职员指南》以及学生政策文件等等。“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政策性文件的翻译工作,这次项目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新奇的体验。”翻译专业大二学生马骁一分享道。

    学生们在接受采访

    翻译过程也伴随着不少困难与收获。大三学生李珈童表示,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推敲专有名词的翻译:“比如‘final year project’,既可以翻译为毕业项目,也可以译成毕业论文。我们需要不断揣摩上下文语境,并结合现实实例分析,才能决定选择哪一个释义。”

    同时,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也在本次项目中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不仅是翻译人员,同时也是项目管理者。”同学们如是说。12名同学担任了翻译、校对、小组负责人等不同角色,在每周的组会上,大家会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共同推进项目进展。一位负责校对的同学表示:“作为校对,我们经常需要与翻译以及组长进行讨论协商。很多时候并非翻译内容本身有误,我们更多的是聚在一起寻找更贴合文本和语境的翻译结果。”学会尊重他人的翻译成果、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合作协商,是翻译技能之外同学们的宝贵收获。

    完成翻译任务后,同学们对各自的翻译过程进行了回顾反思,并在结项仪式上展示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

    第一组同学探索了有声思维法对翻译学生认知过程的影响。有声思维法要求项目参与者说出他们的思考过程,通过先进行音频和录像记录,再将录音转录为书面文本的方法,分析译者的思考和认知过程。该组学生发现,这一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策略技巧,帮助他们翻译出更符合语言规范、更贴合法律文件语言风格的作品。

    第一组同学正在展示科研成果

    此外,学生们也会回顾他们的有声思考数据,将不同译者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从而反思自己的工作成果、提升翻译水平。几位指导老师认为,这项研究让他们得以了解学生翻译时的思维过程与内心感触。这扇通往翻译认知机制的窗口经常被忽视,但对理解翻译作品是如何完成的却至关重要。

    第二组对大语言模型进行了研究。同学们选取《surf教职员指南》作为翻译材料,向ChatGPT提供了三种不同级别的提词,探索提词质量如何影响ChatGPT的翻译结果。通过比较分析BLUE指标(比较翻译质量评价指标)的评估数据,该组同学发现,当翻译人员提供的提示词越细节、情境性越强,ChatGPT的翻译结果也更加精确具体、更加符合文本语境。文学与翻译系的项目指导老师对学生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指出,在这个科技与翻译行业深度融合的时代,翻译学子在这个实践项目中有效测试了大语言模型的翻译能力。

    第二组同学正在展示科研成果

    汇报结束后,西浦教育质量保障部门的陈丹女士发表讲话,强调了政策对于中外合办大学的重要性,并且表达了对所有参与该项目的师生的诚挚感谢。


    陈丹女士发表演讲

    文学与翻译系副系主任Tom Duggett博士也在随后的演讲中指出,政策是机构的指南针,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就无法预知该走向哪里。同时,Thomas教授表达了对该项目翻译成果的肯定与赞美:“感谢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和老师,你们的努力正在为学校的政策赋予新的生命。”

    Dr Tom? Duggett博士发表演讲

    最后,陈丹女士和Tom Duggett博士共同为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和老师颁奖。


    陈丹女士为学员颁奖

    Tom Duggett 博士为指导老师颁奖

    本次EQA-TRI项目是行政部门与学术部门的合作,亦是一次翻译实践与学术科研的融合。“翻译不仅仅是把单词从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它关乎理解,关乎沟通,关乎联结。这是一座我们共同建造的桥梁。”胡婉老师说。

    (记者、排版:仲思睿 摄影:宋晨菲 编辑:顾已一 审稿:韩致玮)

    2024年12月18日

    【网站地图】【sitemap】